86.驚蟬美人

來源:桃江縣桃花江文化研究會 編輯:莫斌 2024-03-13 14:10:00
—分享—

86.驚蟬美人

圖片16.png

柳陰亂噪夕陽天,韻凄清,感麗娟①。驚疑幽恨風前,頻獨立,悄無言。

怕催紅粉減芳顏,柔腸碎,被伊牽。千古空留女②怨,聲斷續(xù),似啼鵑③。

【注釋】

①麗娟,東漢郭憲《洞冥記》載:“(漢武)帝所幸宮人,名麗娟,年十四,玉膚柔軟,吹氣勝蘭。”

②齊女,蟬的異名。晉崔豹《古今注·問答釋義》:“牛亨問曰:‘蟬齊女者何?’答曰:齊王后忿而死,尸變?yōu)橄s,登庭樹嘒唳而鳴。王悔恨。故世名蟬曰齊女也。”

③啼鵑,相傳戰(zhàn)國時蜀王杜宇號稱望帝,治水有功,后禪位臣子,退隱西山,死后化為杜鵑鳥,啼聲凄切。杜鵑通常被人喻為怨鳥

圖片1.png

▲曹述林 書

【鑒賞】

從陶淵明的“哀蟬無留響”到柳永的“寒蟬凄切,對長亭晚”,我一直不明白古人為何那般喜歡寫“蟬”?今次讀到此詞,終于心有戚戚焉。原來哀蟬也好,寒蟬也罷,在歷代詩詞中都如“莊生夢蝶”“望帝化鵑”一樣,也是有故事的,也成了寄寓詩人詞客某種情感的具體意象。

千古空留齊女怨!難怪“玉膚柔軟,吹氣勝蘭”的宮女麗鵑,在失寵之后會因鳴蟬的亂噪而倍感凄清,驚疑幽恨。美人驚蟬,怕減芳顏,柔腸寸斷,好不凄惻哀婉,我見猶憐。

來源:桃江縣桃花江文化研究會

編輯:莫斌

閱讀下一篇

返回桃江新聞網(wǎng)首頁
re").on('click',function(e){ if($(e.target).hasClass("xl_share")){ shareTo("WB","86.驚蟬美人") }else if($(e.target).hasClass("qq_share")){ shareTo("QQ","86.驚蟬美人") } }) })()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