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.撫琴美人

一簾花影碎搖金,坐青閨①,理素琴。香添睡鴨②有清音,隔窗聽,意深深。
七弦按譜逗芳心,清風(fēng)引,繞疏林。綠綺③由來稱絕調(diào),還怕賦,白頭吟④。
【注釋】
①青閨,閨房。
②睡鴨,熏爐名,古代一種銅制香爐,造型為鳧鴨入睡狀,故名。唐李商隱《促漏》詩:“鏡匣收殘黛,睡鴨香爐換夕熏。”
③綠綺,司馬相如作玉如意賦,梁王賜其綠綺琴,音色絕美。
④白頭吟,西漢卓文君所作的樂府詩,其中“愿得一人心,白首不相離”為千古名句。《西京雜記·卷三》載:相如欲聘娶茂陵女子為妾,卓文君作《白頭吟》以自絕,相如乃止。

▲昌多聞 書
【鑒賞】
簾外花影幢幢,簾中美人理琴撥弦,裊裊清音寄托著無限情意,讓隔窗偷聽之人惻然心動。一曲《清風(fēng)引》罷,余音繚繞于疏林,經(jīng)久不絕,可見美人的音樂造詣殊深。但也許是美人丈夫外出多時誤了歸期,也許是他已移情別戀,讓這位美人憂心忡忡。面對綠綺名琴,深恐情變,生怕自己也要像卓文君一樣賦首《白頭吟》來相勸夫君,喚起他對當(dāng)初的恩愛的記憶。美人的復(fù)雜心情完全體現(xiàn)在撫琴與凝坐這一動一靜間,結(jié)句讓我們恍惚看到美人春山微蹙、幽怨暗生的神態(tài)。

來源:桃江縣桃花江文化研究會
編輯:莫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