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3.鼓瑟美人

月臨朱戶鎖嬋娟①,撥清音,五十弦②。凄凄斷續(xù)瀉風(fēng)前,憑妙譜,訴心田。
休疑疏越③碧波傳④,是湘女⑤,謫⑥塵間。惆悵曲終人不見,峰帶綠,草含煙。
【注釋】
①嬋娟,明月、美女之意,此處為美女。唐人方干贈趙崇侍御詩:“卻教鸚鵡呼桃葉,便遣嬋娟唱竹枝。”
②五十弦,代指瑟,典出《史記》卷二十八〈封禪書〉“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,悲,帝禁不止,故破其瑟為二十五弦。” 后常 用以稱瑟。亦指悲哀的樂曲或美稱音樂。
③疏越, 疏通瑟底之孔,使聲音舒緩。《禮記·樂記》:“清廟之瑟,朱弦而疏越,壹唱而三嘆,有遺音者矣。”孔穎達疏:“越,謂瑟底孔也,疏通之使聲遲,故云疏越。”后以指悠揚、雋永。
④碧波傳,碧波傳,音樂像碧波一樣流淌。
⑤湘女,傳說中的女神。
⑥謫,原稿為“摘”,據(jù)文義徑改。

▲昌多聞 書
【鑒賞】
皓月當(dāng)空,清風(fēng)習(xí)習(xí),一個高門大戶的人家傳出凄涼的弦瑟之聲。那美妙的彈奏,如泣如訴,似從心田里傾瀉出來。這像水波一樣流動的音樂,是傳說中的神女演奏的吧?此曲只應(yīng)天上有,人間能得幾回聞!上闋所寫皆為聽到的樂聲,下闋所寫則是幾番遞進,先為猜想,接著贊美,最后的筆觸又回到現(xiàn)實中,是“曲終人不見,峰帶綠,草含煙”。在朦朧縹緲的夜景里,這位哀怨悲切的美人是誰呢?作者沒給答案,只有無限的惆悵,令人對這位美女生出無邊的憐惜。
來源:桃江縣桃花江文化研究會
編輯:莫斌